高中二年级历史必学三重点要点

点击数:577 | 发布时间:2024-12-22 | 来源:www.sndushu.com

    由于高中二年级开始努力,所以前面的常识一定有肯定的欠缺,这就需要自己要拟定肯定的计划,更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相信付出的汗水不会白白流淌的,收成一直我们的。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整理了《高中二年级历史必学三重点要点》,帮你金榜题名!

    1.高中二年级历史必学三重点要点

    1、儒家思想的形成与进步

    春秋末期,孔子是儒家学派开创者,提出“仁”;倡导“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守旧部分;“以德治民”。

    战国时期初步进步: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倡导“仁政”、“民贵君轻”、“政在得民”,反对苛政;倡导给农民肯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赋,儒家思想开始与政治相结合。

    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打造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还提出“三纲五常”,有益于巩固君权,维护统治秩序。他的思想集中于《天人三策》和《春秋繁露》。汉武帝同意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朱熹是理学进步的集大成者,朱熹继承了北宋哲学家程颢、程颐的思想,进一步健全和进步了理学体系,后人称之为程朱理学。其核心内容为:“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第一性的;“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材料,是第二性的。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觉得人欲是所有罪恶的根源,因此他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事实上是为封建等级秩序辩护。

    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看法,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2.进步的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

    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不是“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他是国内反封建的思想先驱,他的思想在肯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年代的需要,带有民主性色彩。

    清初:黄宗羲:在明亡后,隐居著述,对封建君主XX规范进行激烈的批判,倡导“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倡导工商皆本,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肯定的影响。

    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觉得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具备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高中二年级历史必学三重点要点

    百家争鸣

    1、背景

    根本缘由: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年代。经济: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正在形成。政治:分封制瓦解,新兴封建阶级正在形成。文化:礼贤下士,私学兴起,学术下移。直接缘由:不同阶级代表著书立说,形成“争鸣”局面。

    2、概况

    1.孔子。政治思想,核心“仁”和“礼”。“仁”反对苛政;调整好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遵循“忠恕”之道。“礼”符合西周名分等级规范。“为政以德”。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教育思想,办私学,“有教无类”;“因地制宜”;“知之为知之”、“当仁不让于师”;“温故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文化典籍,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评价,“仁者爱人”具备积极性,“克己复礼”具备守旧性。为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奠定了基础,在世界文化也具备要紧影响。

    2.孟子.进步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人性本善”说。主张“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评价,“仁政”、“民本”思想对约束、缓和阶级矛盾发挥了要紧用途,但并不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是封建统治的一种方案。“重义”对今天的精神文明仍然有着要紧的现实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

    3.荀子.战国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治国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的看法。杂取百家,但思想主体继承了儒家学说。评价,基本继承了儒家思想,但很久不为正统儒家看重。作为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

    4.儒家结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方法达成统一;儒家学说主张“仁”“仁政”,不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故不受看重。

    5.老子.“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定“天命论”;朴素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评价,中国第一个探讨宇宙本源的哲学家;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含哲学、学与中国人的思维方法、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影响。

    6.庄子..“齐物”;“消遥”。天与人“不相胜”,人需要顺从自然.

    7.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评价:代表了下层劳动群众尤其是手工业者的利益,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战国将来不再受看重。结论:战国时期,生产力的进步和封建生产方法的确立,出现很多小生产者,小农经济的脆弱性,他们期望有一个和平环境来进步生产,故墨家学说一度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

    8.韩非.,倡导法、术、势结合,打造君主中央集权;觉得历史是进步的,倡导变法改革。评价:韩非是法家的集大成者;法家思想适应战国后期打造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为新兴地主阶级所同意。

    3、意义

    1.儒家学说:孕育了国内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思想.

    3.法家学说:其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历首次思想解放运动。

    3.高中二年级历史必学三重点要点


    1、欧洲一同体

    1、缘由:

    ①根本缘由:20世纪50年代,西欧各国生产力得到了较快进步,在经济进步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加大。

    ②重要原因:欧洲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和进步。

    ③直接缘由:为了摆脱美国控制。

    2、成立:1967年,欧洲煤钢一同体、经济一同体和原子能一同体合并为欧洲一同体。

    3、性质:地区性经济一体化组织

    4、合作内容:关税、农业、货币,加大科技合作

    5、影响

    ①促进西欧国家经济的进步和实力增强。

    ②美国霸权地位紧急消弱,不能不改变对欧政策。

    ③有力地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多极化的进步。

    2、日本

    1、经济进步是什么原因

    ①基本首要条件: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去残余的封建原因。

    ②美国大力扶植日本。

    ③日本政府看重科技和教育,借助国家政权大力推进经济进步。

    2、影响

    ①日本经济渐渐达到和超越战前水平,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②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范围呈现出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④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加快了多极化进程。

    4.高中二年级历史必学三重点要点


    重点:中国古时候政治规范的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规范的特征:汉承秦制“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规范的特征: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国内古时候三省六部制的健全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规范特征: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大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行政机构;枢密院是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投资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规范的特征:综合汉蒙政治规范,加大皇权有新进步

    中书省——行政机构

    枢密院——军事机关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区域的机构是:宣政院;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规范;

    元朝行省规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规范重大变革。

    郡县制——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州县两级制——行省规范

    5.高中二年级历史必学三重点要点


    诗歌

    1、《诗经》:国内最早的诗歌总集:风雅颂;四言为主。

    楚辞:战国屈原新体诗歌《离骚》

    3、汉赋:司马相如

    4、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宋词:

    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曲:

    元朝民族歧视,常用散曲抒发愁闷情怀。关汉卿《窦娥冤》

    小说

    1、唐代:传奇《柳毅传》、《南柯太守传》

    2、宋代:话本

    3、明清时期兴盛缘由:产品经济的发达和市民阶层的崛起。

    代表作品:

    明:四大奇书、“三言二拍”;

    清:《红楼梦》、《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戏曲

    1、原始—汉唐:傩舞

    2、唐:梨园

    3、两宋:南戏,形成完备的戏曲形式

    4、元代:杂剧

    5、明:昆曲: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

    6、清代:京剧,新的高峰

  • THE END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均来自互联网,如不慎侵害的您的权益,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专业院校

返回顶部

Copyright©2018-2024 中国人事人才网(https://www.xftgo.com/)
All Rights Reserverd ICP备18037099号-1

  • 中国人事人才网微博

  • 中国人事人才网

首页

财经

建筑

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