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下册物理科目期末要点是智学网为大伙收拾的,不断好好学习,准时对要点进行总结,才能让我们的常识愈加丰富。
1.高中二年级下册物理科目期末要点 篇一
共点力用途下物体的平衡
1、物体的平衡:
物体的平衡有两种状况:一是质点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二是物体不转动或匀速转动.
2、共点力用途下物体的平衡:
①平衡状况: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况,物体的加速度为零.
②平衡条件:合力为零,亦即F合=0或∑Fx=0,∑Fy=0
a、二力平衡:这两个共点力势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途在同一条直线上。
b、三力平衡:这三个共点力势必在同一平面内,且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途在同一条直线上,即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平衡
c、若物体在三个以上的共点力用途下处于平衡状况,一般可使用正交分解,必有:
F合x=F1x+F2x+………+Fnx=0
F合y=F1y+F2y+………+Fny=0
③平衡条件的推论: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况时,它所受的某一个力与所受的其它力的合力等值反向.
当三个共点力用途在物体上处于平衡时,三个力的矢量组成一封闭的三角形按同一环绕方向.
2.高中二年级下册物理科目期末要点 篇二
标量和矢量:
将物理量区别为矢量和标量体现了用分类办法研究物理问题.
矢量和标量的根本不同在于它们遵从不一样的运算法则:标量用代数法;矢量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同一直线上矢量的合成可转为代数法,即规定某一方向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物理量用正号代人,相反的用负号代人,然后求代数和,最后结果的正、负体现了方向,但有的物理量虽也有正负之分,运算法则也一样,但不可以觉得是矢量,最后结果的正负也不表示方向,如:功、重力势能、电势能、电势等.
3.高中二年级下册物理科目期末要点 篇三
库仑定律:
1.在真空中两个点电荷间的相互用途力跟它们电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间的距离平方成反比。用途力在它们的连线上。F叫静电力,又叫库仑力。
2.库仑定律适用条件:真空中,点电荷之间的相互用途。
3.单位:F:N,Q1,Q2;C,r;m,K:静电常数k=9.0×109Nm2/C2。
4.库仑力是场力,具备力的所有性质,是矢量有大小、方向、用途点,可改变物体运动状况,改变物体的形状,体积与其它力使物体处于平衡。
5.元电荷,1.60×10-19C叫做元电荷,可用元电荷做为电荷单位,1个电子带的负电为一个元电荷,一个质子带的正电为一个元电荷。
4.高中二年级下册物理科目期末要点 篇四
磁感应强度
1.概念:在磁场中垂直于磁场方向的通电直导线,所受的磁场力跟电流I和导线长度l的乘积Il的比值叫做通电导线处的磁感应强度。
2.概念式:
3.单位:特斯拉,1T=1N/A.m
4.磁感应强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对应处磁场方向。
5.物理意义:磁感应强度是反映磁场本身力学性质的物理量,与检验通电直导线的电流强度的大小、导线的长短等原因无关。
6.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可用磁感线的疏密程度来表示,规定:在垂直于磁场方向的1m2面积上的磁感线条数跟那里的磁感应强度一致。
7.匀强磁场
磁感应强度的大小和方向处处相等的磁场叫匀强磁场
匀强磁场的磁感线是均匀且平行的一组直线。
5.高中二年级下册物理科目期末要点 篇五
磁现象的电本质
1.罗兰实验
正电荷随绝缘橡胶圆盘高速旋转,发现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运动的电荷产生了磁场,小磁针遭到磁场力有哪些用途而发生偏转。
2.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法国学者安培提出,在原子、分子等物质微粒内部,存在一种环形电流-分子电流,分子电流使每一个物质微粒都成为微小的磁体,它的两侧等于两个磁极。安培是最早揭示磁现象的电本质的。
一根未被磁化的铁棒,各分子电流的取向是凌乱不堪的,它们的磁场互相抵消,对外不显磁性;当铁棒被磁化后各分子电流的取向大致相同,两端对外显示较强的磁性,形成磁极;注意,当磁体遭到高温或猛烈敲击会失去磁性。
3.磁现象的电本质
运动的电荷产生磁场,磁场对运动电荷有磁场力有哪些用途,所有些磁现象都可以归结为运动电荷通过磁场而发生相互用途。
6.高中二年级下册物理科目期末要点 篇六
起电的办法
使物体起电的办法有三种:摩擦起电、接触起电、感应起电
摩擦起电:两种不一样的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并不相同.两种物体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物体就会得到电子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物领会失去电子而带正电.
接触起电:带电物体因为缺少电子,当带电体与不带电的物体接触时,就会使不带电的物体上失去电子,从而使不带电的物体因为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感应起电:当带电体挨近导体时,导体内的自由电子会向挨近或离得远远的带电体的方向移动.
三种起电的方法不同,但实质都是发生电子的转移,使多余电子的物体带负电,使缺少电子的物体带正电.在电子转移的过程中,电荷的总量维持不变。
7.高中二年级下册物理科目期末要点 篇七
1、静电现象
1、知道容易见到的静电现象。
2、静电的产生
摩擦起电:用丝绸摩擦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的橡皮棒带负电。
接触起电:
感应起电:
3、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
2、物质的电性及电荷守恒定律
1、物质的原子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带正电的原子核与环绕原子核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在通常情况下,物体内部的原子中电子的数目等于质子的数目,整个物体不带电,呈电中性。
2、电荷守恒定律:任何孤立系统的电荷总数维持不变。在一个系统的内部,电荷可以从一个物体传到另一个物体。但,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总的电荷时不改变的。
3、用物质的原子结构和电荷守恒定律剖析静电现象
剖析摩擦起电
剖析接触起电
剖析感应起电
4、物体带电的本质:电荷发生转移的过程,电荷并没产生或消失。
8.高中二年级下册物理科目期末要点 篇八
交变电流
1.电压瞬时值e=Emsinωt电流瞬时值i=Imsinωt;
2.电动势峰值Em=nBSω=2BLv电流峰值Im=Em/R总
3.正弦式交变电流有效值:E=Em/1/2;U=Um/1/2;I=Im/1/2
4.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压与电流及功率关系
U1/U2=n1/n2;I1/I2=n2/n2;P入=P出
5.在远距离输电中,使用高压输送电能可以降低电能在输电线上的损失损′=2R;〔见第二册P198〕;
6.公式1、2、3、4中物理量及单位:ω角频率;t:时间;n:线圈匝数;B:磁感强度;S:线圈的面积;U输出)电压;I:电流强度;P:功率。
9.高中二年级下册物理科目期末要点 篇九
静电场
1.两种电荷、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带电体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
2.库仑定律:F=kQ1Q2/r2{F:点电荷间有哪些用途力,k:静电=9.0×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用途力与反用途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3.电场强度:E=F/q{E:电场强度,是矢量,q:检验电荷的电量}
4.真空点电荷形成的电场E=kQ/r2{r:源电荷到该地方的距离,Q:源电荷的电量}
5.匀强电场的场强E=UAB/d{UAB:AB两点间的电压,d:AB两点在场强方向的距离}
6.电场力:F=qE{F:电场力,q:遭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E:电场强度}
7.电势与电势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电场力做功:WAB=qUAB=Eqd{WAB:带电体由A到B时电场力所做的功,q:带电量,UAB: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E:匀强电场强度,d:两点沿场强方向的距离}
9.电势能:EA=qφA{EA:带电体在A点的电势能,q:电量,φA:A点的电势}
10.电势能的变化ΔEAB=EB-EA{带电体在电场中从A地方到B地方时电势能的差值}
11.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ΔEAB=-WAB=-qUAB
12.电容C=Q/U{C:电容,Q:电量,U:电压}
13.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εS/4πkd
14.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W=ΔEK或qU=mVt2/2,Vt=1/2
15.带电粒子沿垂直电场方向以速度Vo进入匀强电场时的偏转
类平垂直电场方向:匀速直线运动L=Vot
抛运动平行电场方向: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d=at2/2,a=F/m=qE/m
10.高中二年级下册物理科目期末要点 篇十
牛顿第肯定律:
内容:所有物体总维持匀速直线运动状况或静止状况,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况为止.
理解:
①它说明了所有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水平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况是什么原因,而不是保持运动是什么原因。
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可以由实质的实验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