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二年级一年,强人将浮出水面,鸟人将沉入海底。高中二年级重点解决三个问题:一,吃透课本;二,找寻合适我们的学习技巧;三,总结自己考试方法,形成习惯。为了帮你的学习更上一层楼,智学网高中二年级频道为你筹备了《高二化学月考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期望可以帮到你!
1、选择题A.燃烧含有氮化合物的燃料B.燃烧不充C.燃烧含铅汽油D.在汽缸中N2被氧化
4.在实验室中,保存下列药品的办法,错误的是
A.少量的钠贮存在煤油中B.水玻璃贮存在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
C.少量的白磷贮存在二硫化碳中D.液溴贮存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5.国内研制的磁谱仪已借助航天器送人太空,其目的是探索反物质的存在。反物质的主要特点是电子带正电荷、质子带负电荷。则以下可表示反物质酸和反物质碱进行中和反应的实质的离子方程式是
A.H—+OH+=H2OB.H++OH+=H2O
C.H—+OH—=H2OD.H++OH—=H2O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失电子越多的还原剂,其还原性越强
B.元素的单质可由氧化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来制得
C.阳离子只能得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
D.含高价元素的化合物肯定具备强氧化性
7.如图所示,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中有一悬浮的小球,若要使小球沉到水底,应向烧杯中加好友的物质是
A.HCl
B.NH3
C.浓H2SO4
D.浓HNO3
8.在一个不传热且容积固定的密闭反应器里,有可逆反应:
mA+nBpC+qD当m、n、p、q为任意正整数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②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④各组分的水平分数不再发生变化;⑤反应速率γA:γB:γC:γD=m:n:p:q;⑥单位时间内,若消耗了mmolA物质,同时也消耗了qmolD物质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④⑥D.③④⑤⑥
2、选择题
9.可逆反应:3R3M十N,伴随温度的升高,气体平均相对分子水平有变小的趋势。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M和N可能都是固体B.M和N肯定都是气体
C.若N为固体.则M肯定是气体D.M和N可能都是气体
10.在容积为4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
X+2Y{g}2Z并达到平衡在此过程中以
Y的浓度改变表示的反应速率γ、γ与时间t的关
系如图示,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
A.X的浓度的变化B.Y的浓度的变化
C.Z的浓度的变化D.Y的物质的量的降低
11.A、B、C、D四种气体之间可发生反应:aA+bBcC+dD,该反应在肯定条件下打造平衡,改变条件,经足够长的时间后,体系发生了下列各种变化,其中能表明该平衡肯定发生了转移的是
A.混合气的密度增大了
B.混合体系的压强增大了
C.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且都比原平衡状况的速率增大了
D.A气体在混合气中的含量升高了
12.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X+bYcZ+W。反应达平衡后维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当第三达平衡时,W的浓度为原平衡时的1.8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a+b C.的体积分数增加D.X的实际转化的比例降低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碘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2: 2Fe2++I—=2Fe3++I2+4Cl— B.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Ba(OH)2在溶液中混合: 2HCO3—+Ba2++OH—=BaCO3+2H2O+CO32— C.向NaClO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气体: 2ClO—+SO2+H2O=SO32—+2HClO D.将氨气通入硫酸氢钠溶液中: NH3+H+=NH4+ 14.在肯定条件下,氯气可与氯化铵发生如下反应:xCl2+yNH4Cl=yNClX+HCl当消耗6.72L的氯气时,生成0.10mol氮的氯化物,则此氮的氯化物的化学式为 A.NCl2B.NCl3C.NCl4D.NCl5 15.将2molPCl3和1molCl2充人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肯定条件下反应:PCl3+Cl2PCl5达平衡时,PC15为0.4mol。此时若移走1molPCl3和0.5molCl2,在相同温度下达平衡时PCl5的物质的量是 A.0.4molB.小于0.2mol C.0.2molD.大于0.2m01而小于0.4mol 16.温度相同,向甲、乙两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各通人2molSO2和1molO2发生反应;2SO2+O22SO3达到平衡时,甲容器中SO2的实际转化的比例大于乙容器中SO2的实际转化的比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维持压强不变,乙维持体积不变 B.甲维持体积不变,乙维持压强不变 C.混合气体密度甲小于乙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水平甲大于乙 17.反应NO+O2+NO2+H2O→HNO3是一个有多组计量数的化学方程式,当O2有1/3被NO还原时,此反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为 A.4,9,24,14,28B.1,1,1,1,2 C.8,9,12,10,20D.任意数均可 第II卷非选择题 3、填空题 18.先选择填空,再简要说明作此选择的原因。 某量筒内装有占其容积1/5的溶液,则溶液的体积是。 A.约1mLB.约3mLC.没办法判断 由于。 拟在烧杯中于加热条件下配制某25mL,应选择的烧杯是。 A.25mLB.50mLC.150mLD.200mL 由于。 25mL滴定管中某溶液凹液面刚好切于零刻度线上,若将该溶液全部放出,得溶液体积。 A.25mLB.大于25mLC.小于25mLD.不可以确定 由于。 19.(9分)用氯气消毒饮用水,会使水中的有机物发生氯代反应,生成的有机氯化合物,对人体有害。世界环保网盟推广用高效氧化剂二氧化氯(ClO2)消毒。 (1)用ClO2做饮用水消毒剂的优点是。 (2)现在外国多用NaClO3与浓盐酸反应制取ClO2,同时有Cl2生成,且Cl2体积为ClO2的一半,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浓HCl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 ①只有还原性②还原性和酸性③只有氧化性④氧化性和酸性 上述反应中产生0.1molCl2,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 在H2SO4酸性条件下,用Na2SO4还原NaClO3也可制得C1O2,反应为2NaClO3+Na2SO3+H2SO4=2C1O2+2Na2SO4+H2O,这种办法的优点是: 。 4、填空题 20.可逆反应aA+bBcC+dD,取amolA和bmolB置于yL容器中1min后.测得容器中A的浓度为xmol/L,这个时候B的浓度为,C的浓度为。这期间内反应的平均速率若以A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应为。 21.取2g干燥铝粉和3g碘粉小心混匀,分为四堆。往各堆上分0.5g水、1g明矾、1g胆矾、1g无水CuSO4,加水那堆混合物第一冒火花,发生剧烈反应.第二发生反应的是加明矾的那一堆混合物,第三是加胆矾的发生反应,而加无水CuSO4的那一堆混合物难发生反应。 铝和碘反应的方程式; 铝和碘反应还可以看到; 四堆混合物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说明。 5、实验题 22.选择用图中仪器.验证由铜和适当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含有NO。 已知:①NO+NO2+2OH—=2NO2—+H2O,②气体液化温度:NO2:21℃,NO:—152℃现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三个实验策略。 甲:A→C→F→D→B 乙;A→B→C→E 丙;A→F→D→B 甲、乙、丙三位同学提出的实验策略是不是能验证Cu与适当浓HNO3反应产生的气体中含有NO 甲,乙,丙。 具体说明不可以验证的重要原因: 甲策略:;乙策略:;丙策略:。 反应前应先通人足量的N2,其目的是。 确认气体中含有NO的现象是。 假如O2过量,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于方程式: 。 23.某条件下.容器中有如下反应:A+4B2C+D+热量,此时A、B、C的物质的量均为amol,而D物质的量为dm01. 改变a的取值.再通过改变反应条件,可以重新达到平衡,并限定达到新的平衡时,D的物质的量只允许在d/2到2d之间变化.则a的取值范围。: 假如使本反应重新打造的平衡中,D的物质的量只允许在d到2d之间取值,则应采取的手段。 A.升高温度B.增大反应容器内的压强 C.减少温度D.减小反应容器内的压强 E.增大反应容器的体积F.减小反应容墨的体积 25.常温常压下,混合气体A是由NO、H2、CO2组成的,当A全部通过足量Na2O2后,变成混合气体B,再将B引燃并使其充分反应后冷却至常温常压下,得到的只不过溶质的水平分数为70%的硝酸溶液,无任何气体剩余。求混合气体A和B中各气体的体积比。 1、2、选择题 题号12345678 答案DDCCABBC 题号910111213`4151617 答案CDBCDCDBBADA 3、18.C没注明量筒的规格 B所配溶液的体积应低于容器容积的2/3、不小于容器容积的1/3。 B在25mL刻度线以下至尖嘴部分仍有溶液,全部放出时,溶液的体积大于25mL。 19.高效低毒 2NaClO3+4HCl=C12↑+2C1O2+2NaCl+2H2O ② 0.2 不产生有毒气体Cl2 4、20.bx/amol/Lc/amol/L V=mol/Lmin 21.2A1+3I2=2AlI3 有紫色蒸气产生 因为Al粉与碘粉的反应中需H2O作催化剂,故滴加水时,使该反应速率加快.第一冒火花,第二是明矾中结晶水的含量高于胆矾,故反应速率较快,而无水CuSO4中没水,对该反应速率没影响。 5、22.甲:能,乙:不可以,丙:不可以。 甲策略:能证明 乙策略,混合气体通过B时,因发生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使NO消耗,没办法在后面的实验中证明是不是有NO。 丙策略;混合气体通过F时,NO2和水蒸气发生反应: 3NO2+H2O=2HNO3+NO,使部分NO2转化为NO,产生干扰,没办法验证反中是不是有NO生成。 排尽整个装置中的空气,预防NO被空气中的O2所氧化。 D装置中通人O2后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4NO2+O2+4OH—=4NO3—+2H2O 23.a>4d C 6、24.NO2的实际转化的比例为a=0.32/2×100%=16% 25.A中:V:V:V=2:4:7 B中:V:V:V=4:8:5